2024年,伊朗裔加拿大哲學家之重要著作《情動力政治》(聯經)繁體中譯版於台灣問世,該書由彭小妍教授擔任翻譯,深受臺灣學術圈重視。為使學生更深入了解情動理論,並讓文學研究開啟不同視野,梅家玲教授特邀李育霖教授至「臺靜農與二十世紀文學專題」課堂中,與修課同學一齊展開對談。李育霖教授長期鑽研情動力理論,不僅曾翻譯《德勒茲論文學》(麥田:2006年),合譯《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麥田:2016),亦編著有《翻譯德勒茲:詮釋、轉化與創造》(中研院文哲所:2022年)等作,更在2023年於臺大台文所開設「情動力研究」專題課程。李教授認為,在《情動力政治》一書中,馬蘇米以對談為書寫形式,且指出:「對話的形式更能讓情動力的來龍去脈容易理解。」(頁7)於是本次活動亦不以傳統專題演講的形式進行,而是透過對談、互動,以期加深眾人對情動理論的理解,亦更貼近情動力「持續流變」的核心概念。
情動絕非本能、感覺或情緒,李教授如此開場。儘管這些單詞都包含其中,卻忽略了關鍵——「情動不同於情感;情動是情感未發之前,或兩種不同情感之間的通道。」於是,「什麼是情動(力)?」即成為首要問題。從字詞切入,對李教授而言,將「affect」一詞翻譯為「情動力」最為適切,因為此一詞彙暗示情動作為一種力量,恰恰契合了尼采與德勒茲的觀點。並且,「情動是非理性的或意識的,因此總是在意識之前、語言之前,或個人之前。」李教授的說法點出了情動的指向:其總是處於動態中、綿延中與變化中,也因此,我們僅能在其持續的運動中方得以捕捉到情感。同時,流動的狀態讓情動總是處於一種情感與另一種情感之間。重點是「在之間」,李教授特別說明:「所謂在之間絕非『between two』,而是『in between』——不要想像成兩個斷點,而是穿越兩點之間。如果可以辨識兩個斷點,那情動就停下來了。」
隨後,對談的主題觸及情動的身體觀、情動的運動方式,以及情動與文學和歷史的關係。先從身體(body)展開,李教授說明,無論是史賓諾莎、德勒茲或者馬蘇米,其所謂身體皆為「一感一應的感受力」(the capacity to affect and to be affected)。這一觀點讓情動理論有其集體意義,因為身體必然朝向世界開展、與萬物連動;也正是藉由敞開的感受力,李教授進一步回應了同學對媒介的提問,表示「情動是直接的、不需要任何中介,情動的運作是連動的也是感染的。」隨後亦接續談論情動時間的命題:從此一理論的視角觀之,情動時間以倒圓錐形的環繞模型展開,當下、過去,以及未來感受的三種記憶同時在綿延中濃縮或舒展,從而打破了傳統線性的時間觀。在此脈絡下,歷史並非考古學式的認知、亦非被層疊化的外部時間,而是情動萌發事件本身的時間性。情動亦是從生命內部重啟的動能——這樣的動能有其集體性,亦有其創造力;也是在這一層面上,情動既關乎政治、倫理,亦牽連文學、美學。
在對談的最後,梅家玲教授為眾人總結:「創造力」可說是《情動力政治》中最具啟發性的詞彙。她提醒同學,閱讀理論並非要現實地思考「如何應用」,而是意識到自己正在為往後的閱讀打造嶄新視野,以此一視野,我們必然得以從既定框架中新發出一條逃逸路線。以臺靜農古典詩文中的用典為例,梅教授表示,古典典故自是過去時間的蘊積,卻也緊扣著特定的、屬於當下的時空脈絡,而隨著作家將作品完成、讀者藉由閱讀參與其中,便也朝向了未來持續敞開。(撰文:林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