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最新消息 navigate_next 大師講座
20240515
細品國樂珍奇歷史與當今璀璨光輝:臺灣國樂作品賞析工作坊

                                                                                      

    1948年11月,為了慶祝「臺灣省博覽會」的盛大舉行,來自南京的「中央廣播電臺國樂合奏隊」一行26人在中山堂演出三天,這是國樂合奏在臺灣的首次出現,迄今已經75年,臺灣國樂人材輩出,代有新聲。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沈冬教授有鑒於此,規畫辦理「2023臺灣國樂作品賞析工作坊」,內容涵蓋三大主題:「轉變的時刻:國樂回首來時路」(2023/10/20)、「跨域的發展:國樂吹起華夷風」(2023/11/24)以及「對話的契機:國樂世代有新聲」(2023/12/22);邀請了當今國樂界多位極具代表性的名家參與,有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以及學者們。


    本工作坊檢視臺灣國樂生態在過去75年的時間裡,從作品的創作技巧、聲響、音樂風格、演奏家思維及新型團體成立等面向,除了學術分析外,更有生命經驗的分享,並邀請老、中、青各年齡層提供不同見解。第一場講座的講者有:陳如祁、黃新財、陳俊憲及劉至軒;第二場:陸橒、王辰威、陳鄭港、李明晏及陳志昇;最後,壓軸場則有:三個人(郭靖沐、任重、潘宜彤)、江振豪、陳崇青、傅明蔚及黃立騰。無庸置疑,到場觀眾中有許多講者們的「小粉絲」前來取經,一窺前輩們如何以臺灣國樂歷史長河為背景、以個別作品為指標,細緻探索臺灣國樂作品在過去匆匆75年間所呈現的豐富內涵與多樣面向,追溯其中的發展及轉變。

 

2023臺灣國樂作品賞析工作坊主持人沈冬教授主持本次工作坊

 

走您走過的路 讓我再為您創造傳奇


       「我很喜歡當時音樂那種質樸、單純的美。」——陳俊憲(2013)。

 

    談到《松》、《陽明春曉》、《杵舞石音》等曲,放眼當今國樂生態早已被許多人貼上「過時」、「老派」的標籤,然而,在第一場講座「轉變的時刻:國樂回首來時路」,講者們提出了這些「老曲子」的重要性,並對比今昔多首經典國樂作品演奏檔案。在作曲家劉至軒的觀察下,當今國樂美學的進展,聽眾們已漸漸習慣器樂技巧的表現與樂曲織度重新建構後的聲響;而陳如祁更藉由合奏曲《松》的例子對比發現,臺灣國樂在過去在器樂製作、演奏技巧水準、樂團編制、創作手法、聲音美學等方面經歷了轉變。這些轉變的過程中包含了陳俊憲及黃新財所提到兩岸開放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過去臺灣作曲家匱乏等各種因素。


    有趣的是,過去的轉變不僅帶來了新的聆聽習慣,更催生了新的展演形式,並激發人們對於自我於國樂價值觀和美學表現的探索,從而孕育出國樂「新聲」。滔滔至此,筆者不得不在下節優先與讀者們分享第三場工作坊——「對話的契機:國樂世代有新聲」的精彩內容。

 

花開未央 新響薈萃


   第三場工作坊「對話的契機:國樂世代有新聲」聚焦於近年出現的年輕出色而活力充沛的小組合、新樂團,並透過新生代演奏家、指揮家與音樂文字工作者的思維前進臺灣國樂,開拓新思路。


   該工作坊首先邀請了「三個人」分享自身對音樂、社會的觀察與感悟,並探尋社會對話,再從演出、對話與實驗找到自己。此外,也邀請了演奏家陳崇青、黃立騰,他們以紮實的音樂訓練、嫻熟的專業技巧,在器樂音色、技巧上追尋個人生命的體驗,並從演奏者的思維與實踐角度改寫了臺灣國樂的面貌。而指揮家江振豪將視野拉至文化、樂團與教育三個面向,大談旅歐心得,並將所見的與臺之差異反思後分享。最後,音樂文字工作者傅明蔚分享「文字作為媒介」在音樂上的重要性,帶著聽眾,以王辰威改編的《春之祭》為例,探詢一個作品從萌芽、構思、呈現再到評價的過程。


   新生代國樂工作者藉前輩們的積澱從而體驗到國樂的豐富多彩,而新型態的展演形式與傳播中介(mediation)從演奏概念、生態理念與傳播媒介的轉向,更是為樂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讓國樂在世界舞臺上綻放獨特風采。然而,我們往往忽略了現今臺灣國樂形態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乃過去國樂在不斷遷移中累積的歷史底蘊所造就的新樣貌,而星馬地區蓬勃發展中的華樂亦是如此。在下一節中,我們將回到第二場工作坊「跨域的發展:國樂吹起華夷風」,一同揭示中/華/民/國樂如何流傳到華人世界各地,並在持續融合與改變的過程中展現該地的獨有特色。


建構新聚落 聽見海外之聲


    從臺灣國樂的歷史回顧到新世代的誕生,其中國際交流與跨域融合在促進國樂發展至關重要。第二場工作坊「跨域的發展:國樂吹起華夷風」借用「華夷風」(Sinophone)一概念,討論中/華/民/國樂流傳到華人世界各地吸收轉化與在地化(localization)後有了不同的地方性,探討中國音樂如何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展現自我的面貌。至此,或許您會問,何謂「華夷風」?「華夷風」理論近年在文學文化研究領域掀起風潮,其之下的小概念「夷民」(不同於「移民」),指的是移居他國後融入新文化的人們,成為真正的外籍人士(王德威,2015)。 該工作坊討論國樂在此如何表現臺灣,同時,特別邀請新加坡作曲家王辰威討論南洋風格如何在音樂中被表現,並使用華夷風裡的夷民視角探究「國樂」。


   華夷風的概念使該場工作坊討論更加多元,涵蓋了不同領域及主題。有作曲家陸橒過去曾對自己是否為「臺灣作曲家」的身份認同,以及王辰威如何巧妙運用各民族音階調式建構與創作。此外,李明晏貼心地以現場兩位講者——陸橒及王辰威的作品為例,討論臺灣國樂與新加坡華樂在地化的共性與特性,陳鄭港也從獎/助/養三方面回顧臺灣藝文產業生態及發展現狀,背後更是與陳志昇對於兩岸國際發展之進程與策略相扣。可貴的是,這場工作坊不僅僅是對樂曲的分析,更是彼此從自身經驗中分享藝文產業資源在各處的不足,並互相鼓勵與支持,讓我們看見了樂界的溫暖。

 

第二場講者,(左起)王辰威、沈冬、陸橒、陳鄭港、陳志昇、李明晏(線上)


結語


   「2023臺灣國樂作品賞析工作坊」每位講者的表現與分享內容各個皆耀眼、樣樣皆精彩。特別是在第二場工作坊更是華堂滿座、一位難求,下一場不得不更換至更大的會議場所。回首國樂前輩們的成就,今日每位樂壇的專家學者仍無一不在自己的崗位上閃爍。該工作坊乃意見的交盪匯聚,亦是情感的流淌交融,即便主持人沈冬於節目單引言中闡述本工作坊為「嘗試之舉」,隨著各場次布幕落下,外頭的小粉絲蜂擁與講者們合影,並與身邊人士熱烈討論,反映了該工作坊對於世代迴響與傳承之重要性。

 

 

工作坊活動盛況圓滿落幕

 

文/江浩綦(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

圖/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音樂研究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