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最新消息 navigate_next 國際交流
20240226
「國際青年學者現代文學工作坊」側記

與會青年學者合影

 

為鼓勵青年學者對話、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與現代中華文明研究中心於20231219日,假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合作舉辦「國際青年學者現代文學工作坊」。是次工作坊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包括歐美、澳洲、大陸、港台、馬來西亞的青年學者分享研究成果,共舉辦五場會議,合計十五位青年學者發表論文。在發表過後,亦特設討論人和綜合討論時間,讓參與者互相交流對話。

 

    工作坊首先由現代中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梅家玲教授和臺灣研究中心主任高嘉謙教授致辭,為活動拉開帷幕。梅家玲教授簡介了現代中華文明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和願景,並表示:如何從傳統走到現代,一直是研究現代文學的重要議題,而參與是次工作坊的學者們,其關懷從兩岸三地遍及星馬各地,所提出的論題,均是討論文明現代化的重要切入點。高嘉謙教授則認為這次工作坊建立了一個讓各地青年學者交流的平台,將分散的、個別的「點」連成「線」,別具意義,同時希望本活動能夠成為參與者日後在研究路上的養分。

 

    工作坊第一個場次的主題為「傳統.現代」,並由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黃健富主持。首先發表的是哈佛大學南亞系暨比較文學系博士候選人曲洋,論題為〈在革命與靈性的交匯處:徐梵澄和二十世纪中國革命的精神面向〉,探討當代中國思想史上的關鍵人物——徐梵澄,如何成為二十世紀中印思想史中的交匯點,並分析其思想中關於「出世」、「入世」、「革命」與「精神性」之間的辯證關係。接下來由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生李志勇發表〈「鄭和」的形象重構與敘事張力〉,討論鄭和在不同亞洲文本中再現的形式。李志勇從郭寶崑 《鄭和的後代》、梁靖芬《水顫》、白垚《縷雲起於綠草》、西西《縫熊志》、顏忠賢《三寶西洋鑑》等文本出發,分析作家們如何書寫鄭和,以及思考潛藏在書寫背後,關於南洋華人身份政治和歷史記憶(再)建構的問題。第三位發表的是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黃璿璋,論題為〈從「幻境」到「科幻境」:韓松《地鐵》中的異物、異類與志怪類型的變造〉。韓松是在當代中國灸手可熱的科幻小說家,其作《地鐵》中充滿遊移在中/西、傳統/現代、科學/志怪之間的內容。黃璿璋的論文先從「想像力的政治」出發,探討韓松如何發掘東方感性、神秘、魔魅等傳統命題,進而討論韓松如何以書寫對抗意識形態的複製與控制。另外黃璿璋亦分享了〈心識與神遊:晚清科學小說中入夢結構與物學啟蒙〉一文,討論《星球遊行記》、〈蝴蝶書 生漫游記〉與〈新法螺先生譚〉三部晚清科學小說,如何在當時構成「形上」感知與「形下」認知的特殊交會,展現雙向涵攝的辯證思考。

 

    第二個場次由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員吳佳鴻主持,主題為「跨界.認同」。本場次的三位發表人所關注的不僅僅是空間的跨界,更涉及認同和性別上的跨界,帶來了不少別開生面的討論。第一位發表的是黃健富,題目為〈重思國境/邊界:新世紀兩岸小說的移動敘事與身分之思〉,以「移動」為切入點,分析韓松、路內、周嘉寧、黃崇凱、楊雙子、邱常婷等作家,探討小說家如何思考邊界移動和國家想像。其次是臺灣大學中文系暨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候選人張康文發表〈「僑民」作為視角:晚清澳洲文言小說《多妻毒》的華工書寫〉,以境外僑民作為視角,探討作者的在地經歷如何影響小說創作,並比較晚清文學的世界/境外書寫,進而點出境外作品《多妻毒》的意義。本場次由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楊慧瑩作結,其論題為〈删情與零度:論楊邦尼作品作品的同性情感隱匿與身分缺失〉。此文從分析馬來西亞華人作家楊邦尼作品中的同性情感和道家哲學出發,進而討論馬華同性戀群體的生存困境,如何導致在文本中「雙重出逃」的現象。

 

    場次三的主題為「場域.文體」,並由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朱先敏主持。首位發表人為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方向博士候選人夏寅,題目為〈胡適的交際網絡與地位形成(1906—1927)〉。此文以「人際網絡」為切入角度,討論「胡適之為胡適」的關鍵原因,並探討在這位重要人物背後,如何折射出從清季到北洋,各種社會力量起伏消長的過程。此後,由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李秉樞發表〈記憶性文學史料──戰後臺灣「日治作家」的本土散文系譜生成及其歷史脈絡〉。此文視日治時期臺灣作家的散文為「記憶性文學史料」,歸納從戰後到解嚴前的作品特徵、並探討作家的創作動機,由此重新定位本土散文在臺灣文學史的重要位置。接下來是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李蘋芬,發表論題為〈超現實主義的形構:中華獨立美術協會的繪畫理論與現代詩轉譯〉。李蘋芬首先梳理了超現實主義從日本到中國的跨域軌跡,進而討論白砂、李東平等藝術家的現代詩翻譯與創作,試圖點出「超現實」的複義。

 

    緊接著的場次四,主題為「混雜.翻譯」,在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學所副教授吳舒潔主持下開始討論。先由澳洲阿得雷德大學亞洲研究系助理教授黃天琦發表〈翻譯西西:《縫熊志》的混雜文化及文體〉。西西《縫熊志》出版於2009年,並於2020年由澳大利亞譯者克里斯蒂娜.桑德森(Christina Sanderson)翻譯成英語出版。此文透過並讀中英譯本,分析譯者如何使用英語來體現原作中的流動性和趣味性,進而討論西西的書寫特色如何透過不同語言所展現。同樣關注語言和翻譯議題的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張斯翔則提出論題〈言/文的混成與邊界——從峇峇文翻譯的破中文創作〉,從「聲紋」(acoustic fingerprint)的概念出發,分析峇峇文的翻譯文本,和當代電影中複雜的語言形式,試圖把語言和聲音納入「華文/語」的研究中,探討當中如何呈現出「族群聲紋」。

 

    最後一個場次在張斯翔主持下開始,主題為「西北.南方」。吳佳鴻發表〈盛清記憶、科學狂想與環境治理:《年大將軍平西傳》的西北敘事〉,聚焦在1899出版的《年大將軍平西傳》,試圖從小說出發,探討其如何想像歷史,在當中又如何折射出晚清的國際局勢,進而討論書寫在其中又具有何種意義。同樣關注西北地區的,還有愛丁堡大學亞洲研究系博士候選人郭楓。她的論題為〈重構民族文化起源:1930-1940年代的西北美術考古與展覽〉,關注1931-1945年出現在大眾傳媒中的「西北熱」,分析「邊疆」圖像及敘事在中國追尋現代性及構建國族想像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之後,焦點從西北轉向南方。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生及兼任講師黃國華發表〈複調南方:日治時期臺灣漢文報刊的南洋書寫(1930-1945)〉,關注日治時期兩份涉及大量南洋書寫的報刊——《三六九小報》與風月報系列,探討當時的通俗媒體如何展現出迴異於學者的眼光,再現南洋,使之成為「複調」(polyphony)的南洋聲響。最後發表的是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博士生趙智行,同樣關注南方的議題,其論題為〈一個「南方」,各自表述:論海峽兩岸的「南方」誘惑〉。在近年的華語文學研究中,各地學者都開始關注「南方」議題。論者比較兩岸種種關於「南方」的論述,並梳理其生成背景與脈絡,試圖在當中尋找共識,建構完整的「南方」論述。

 

    經歷五個涉及不同面向的場次,以及十五位青年學者的發表過後,工作坊在籌劃人張康文的致謝和總結下畫上句點。是次工作坊聚集了世界各地的青年學者,在交流互動中,展示出各位深厚的研究潛力。本次活動圓滿結束,參與者均期待未來有更多類似平台,讓彼此互相學習與聯繫。(紀錄:劉悅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