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最新消息 navigate_next 國際交流
20231206
國際青年學者現代文學工作坊

 

日期:20231219日(二)

時間:0900-1800

地點: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文學院二樓中文系系辦旁)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現代中華文明研究中心

 

報名表單:https://bit.ly/46GBPfi

 

 

0900-1800

臺大中文系會議室(文學院二樓中文系系辦旁)

 

時間

議程

0900-0910

梅家玲教授與高嘉謙教授致辭

0910-1040

場次1

 

傳統•現代


黃健富主持

發表人

議題

討論人

曲洋

(哈佛大學)

在革命与灵性的交汇处:

徐梵澄和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精神面向

夏寅

(北京大學)

李志勇

(香港科技大學)

「鄭和」的形象重構與敘事張力

李筱涵

(臺灣大學)

黃璿璋

(政治大學)

科幻與衍古:

中國現當代科幻小說中的傳統性因子

黃健富

(暨南國際大學)

1050-1220

場次2

 

跨界•認同


吳佳鴻主持

黃健富

(暨南國際大學)

重思國境/邊界:

新世紀兩岸小說的移動敘事與身分之思

黃璿璋

(政治大學)

張康文

(臺灣大學)

「僑民」作為視角:

晚清澳洲文言小說《多妻毒》的華工書寫

曲洋

(哈佛大學)

楊慧瑩

(馬來亞大學)

删情與零度:

論楊邦尼作品中的同性情感隱匿與身分缺失

趙智行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1220-1300

午餐

1300-1430

場次3

 

場域•文體


朱先敏主持

夏寅

(北京大學)

胡適的交際網絡與地位形成(1906—1927)

朱先敏

(中研院文哲所)

李秉樞

(臺灣大學)

記憶性文學史料──戰後臺灣「日治作家」的本土散文系譜生成及其歷史脈絡

李志勇

(香港科技大學)

李蘋芬

(政治大學)

超現實主義的形構:

中華獨立美術協會的繪畫理論與現代詩轉譯

吳舒潔

(廈門大學)

1440-1540

場次4

 

混雜•翻譯


吳舒潔主持

黃天琦

(澳洲阿德雷德大學)

翻譯西西:

《縫熊志》的混雜文化及文體

張斯翔

(臺灣大學)

張斯翔

(臺灣大學)

言/文的混成與邊界

——從峇峇文翻譯的破中文創作

黃天琦

(澳洲阿德雷德大學)

1540-1600

茶敘

1600-1800

場次5

 

西北•南方


張斯翔主持

吳佳鴻

(臺灣大學)

盛清記憶、科學狂想與環境治理:

《年大將軍平西傳》的西北敘事

郭楓

(愛丁堡大學)

郭楓

(愛丁堡大學)

重構民族文化起源:

1930-1940年代的西北美術考古與展覽

吳佳鴻

(臺灣大學)

黃國華

(政治大學)

複調南方:

日治時期臺灣漢文報刊的南洋書寫(1930-1945)

李秉樞

(臺灣大學)

趙智行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論海峽兩岸的「南方」誘惑

黃國華

(政治大學)

發表人報告15分鐘;討論人回應8分鐘。

 

發表人與討論人簡介

 

曲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東、南亞和非洲硏究學士,哈佛大學南亞系暨比較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師從王德威教授,博士論文著重於硏究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性和印度古代的文學及思想交匯。

 

朱先敏,臺大中文博士,現為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六朝古文、地理書寫和性別研究。

 

吳佳鴻,研究領域為晚清小說、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及台灣文學,碩士論文題目為〈從見聞到敘事—晚清小說文體革新〉,博士論文題目為〈地球製作?晚清小說域外行旅敘事〉,曾發表論文〈開映中不許發奇聲-劉吶鷗小說中的聲響、噪音與認同〉、〈冷戰、旅行與歷史邊頁:覃子豪、紀弦六○年代旅菲詩文中的域外啟示〉,目前於臺灣大學中文系擔任博士後研究。

 

​​吳舒潔,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學所副教授,中研院文哲所訪問學人。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台灣文學、東亞思想文化交流,於《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曾入圍全國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獲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等獎項。

 

李志勇,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生,這學期也是台灣大學的交換學生。關注近現代文學文化,南洋/馬華文學,尤其是晚清民國科學和文學的對話、南來文人的移動遷徙,以及海洋文學文化。

 

李秉樞,臺大中文系、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博士班。關注文學場域、文學史寫作、現代主義、抒情傳統等議題。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為臺灣戰後文論的建構及其觀念的演變。曾獲若干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著有散文集《畫符》(九歌出版社,2020)。

 

李筱涵,現為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中研院文哲所訪問學員。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系學士,臺大臺文所碩士;研究領域為現代華文小說、台灣文學、香港文學、女性文學。碩士論文《八、九○年代台灣女性小說中的空間感與身體經驗》,已發表關於香港文學與唐小說的期刊論文散見《中國現代文學》、《東華漢學》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著有散文集《貓蕨漫生掌紋》。

 

李蘋芬,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畢業於台大中文所、師大國文系。研究領域為現代詩、近代報刊與文化、圖文研究,曾獲臺文館臺灣文學傑出論文獎、亞太華文文學評論獎,合著有《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時報出版,2023)。

 

夏寅,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方向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中國現代出版與文學文體、胡適相關史料整理及其交往研究等。所作〈《語絲》體制之形成與北京的報刊出版——關於「同人雜誌」與「小週刊」〉,曾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1年年度論文獎博士生獎。

 

張康文,臺灣大學中文系暨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近現代文學與華文文學,關注離散、本土、中國現代性等議題。論文散見《臺大中文學報》、《漢學研究》等。曾獲國科會優秀博士生獎學金、中研院人文社科博士候選人培育與數次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張斯翔,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臺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華文文學、華人文化、文學理論、書法教學與創作等。

 

郭楓,愛丁堡大學亞洲研究系博士候選人,國立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獎助生。目前方向為民國時期的大眾傳媒與視覺文化,研究興趣亦包括近代中國旅行文化、當代台灣小說、香港文學等。博論「重塑邊疆:民國媒體及文化想像中的『西北』(1931~1945)」(Reinventing the Frontier: the Northwest in Modern Chinese Mass Media (1931-1945))獲蔣經國基金會博士論文獎助,曾多次在歐洲及亞洲的研討會上發表研究成果。

 

黃天琦,香港大學翻譯系及英文系學士,翻譯學哲學碩士,澳洲昆士蘭大學翻譯學博士,澳洲阿得雷德大學亞洲研究系講師(助理教授)。目前主要研究興趣為清末民初新教女傳教士的翻譯小說及香港文學翻譯。

 

黃健富,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博士論文《中國「70後」小說中的國族與自我》。碩士論文《傷、廢與書寫:童偉格小說研究》,單篇論著〈負面的對鏡,自我的執迷──台灣負面書寫的有限索引〉、〈之間的風景,與(應有的)潛行:青壯世代台灣小說家創作觀察〉、〈散文之為技藝/記憶:2019散文出版觀察〉、〈水源是不是真的在那裡:讀吳明益《苦雨之地》〉。曾獲磺溪文學獎。關注兩岸當代文學、小說,世界電影。

 

黃國華,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目前就讀政大中文所博士班,研究興趣包括近現代報刊(南洋主題)、華語電影和華文小說。著有碩士論文《浮城•鬼城•滅城:20世紀末以來華文小說中的城市想像》、《文史浮羅:東南亞文學、文化與歷史研究論集》(與陳志豪、劉雯慧合編),論文散見於《東亞觀念史集刊》、《中國現代文學》、《中外文學》、《中國文學研究》等期刊,以及《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冷戰、本土化與現代性:《蕉風》研究論文集》、《異代新聲:馬華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

 

黃璿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明清古典小說、近現代文學與文化、視覺文化,相關研究散見《漢學研究》、《臺大中文學報》、《中外文學》等。著有博士論文《後經典時代:現代視閾中的「四大奇書」其其改寫》。

 

楊慧瑩,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馬華文學、中國文學、詩歌研究,已发表相關论文于《寫作》雜誌,《澳門人文學刊》,《大理大學學報》等。

 

趙智行,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台灣文學及華語比較文學,文章見刊於《廈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華文文學》等。